市務推廣 – 雞肋! 雞肋?

 

在念大學的時候,筆者是主修工商管理的。在主修科內,同學們還要選專修科,如財務學、市場學、國際商業、會計及管理等。

還記得最多同學選擇的專修科乃財務學和市場學。為何這兩門學科最受歡迎呢?曾經有一位資深的商科教授告訴筆者,市場大致上有兩類──金融市場以及產品和服務市場,明顯地,財務學和市場學便是分別為這兩種市場訓練人才。

回到現實的商業社會中,從事金融投資和從事市務推廣的人才,他們所得到的待遇和報酬,是否分庭抗禮呢?相信大家已經心中有數,答案是否定的。

入行十載年薪不過50 萬很多擁有大學學位的金融才俊,在工作十年後,都已躋身年薪數以百萬元計的高薪一族;若干精英更能突破年薪千萬元。反觀從事市務推廣的管理人才,不少人在工作十年後,也未能超過50 萬元年薪。

筆者近期翻閱了大概50 位工作年資逾15 載,而又不是在金融投資行業從事市務推廣的管理人員的履歷表,發現這撮人才的平均年薪與擁有15 年教學經驗的中學老師的年薪相約。這50 人的僱主有本地大企業、跨國公司、銀行等,絕對不是中、小企的僱員。若以平均時薪計算,這群常常要OT 的市務推廣人才還及不上中學老師的平均時薪。

不少人的傳統觀念認為剛投身社會工作時,大學畢業生如果選擇為人師表,其薪酬雖然在工作生涯的初期會較投身商界為高;但是假以時日,例如7 至10 年後,在商界所獲得的報酬會遠遠超過老師的工資。

若我們以金融投資行業的報酬和教學界作比較,上述的想法是對的。不過,這般想法並不是非金融投資行業內的真實狀況。如此的論述,也不包括專業人才,如會計師、律師、精算師等等。

不必贅述,相信大家都知道從回歸至今,工資增長的幅度非常有限。在商界內,除了金融投資行業外,不見得有何行業有較快的工資增長速度,前線員工如是,管理層亦然。

再以市務推廣的工作為例去作說明。市務推廣的管理人才常常都要超時工作,為何如此辛勞和投入,在過往十數載都未能在加薪幅度上獲得相應的回報呢?除了很多不利的經濟因素外,原來還有不少「高薪職位」向北「移民」。

傳統上,消費品公司,如飲品、零食、個人日用品等等,都是主要依靠傑出的市務推廣人才去支撐公司的發展。可是,在過往十數年內,很多消費品公司的地區總部已經北移,大量中至高層的職位也從香港遷移至內地。香港的核心業務便剩下銷售部門為主。

如此狀況,也發生在若干大行業,如資訊科技、醫藥、健康美容等等。不少在這些行業從事市務推廣的中、高層行政人員曾主動聯絡筆者,去協助他們在香港轉工。他們訴苦在公司內忠心耿耿地服務了十數載,每年年終的個人表現評估都名列前茅;不過,上司想把他們調升至內地,在不願離鄉別井的情況下,惟有下堂求去,另覓發展。

中、高層的市務推廣職位不加反減,對此等的人才需求下降;同時,由於職位北移,部分從事市務推廣的人才寧願減薪轉工,也不欲到內地工作。因此,業內薪酬上升的動力被進一步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