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市場價值的人才
香港就業市場求才若渴。然而,筆者亦認識一些身處不惑之年的高級行政人員,卻在事業發展上苦無出路。例如,甲在殖民地政府年代,搭上了精英制教育的尾班車,挾一等榮譽學位,獲聘於位列全球十強的跨國能源企業。
他工作表現出色,屢獲上司嘉獎;在同一公司任職了接近二十年,擢升至市務部的香港區主管, 其直屬上司是一名長駐香港的老外CEO。最近,集團總部調整策略和組織架構,甲多了一個上司,即位於上海的大中華區市務部總監。由於公司總是用來自祖家的老外當港區CEO,甲感到長遠而言都升職無望,但自己只不過是「四十出頭」,所以,他便主動聯絡筆者,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
你有市場價值嗎?
閱讀了甲那份亮麗的履歷後,筆者坦白地告訴甲,他沒有市場價值!相信讀者們和甲的反應一樣,感到費解。畢業於名牌大學,任職於名牌公司,不常常跳槽,反而屢獲上司擢升,甲絕對是一名人才。是否甲的表達能力不濟、溝通技巧欠佳、詞不達意、冗贅無章?非也!相反,他言簡意賅,答問扼要精警。是否甲的薪酬太高?非也!他月薪12 萬,是市價。市務策劃和推廣這類型的工作,其跨行業的轉化性和適應性都甚高;很多僱主在招聘時,都持較開放的態度,歡迎其他行業的市務人才加盟。那麼,為什麼甲沒有市場價值呢?
在細閱甲的履歷後,發覺他在入職時是擔任管理見習生,為期兩年。然後,他被調升至零售業務部任職助理經理,為期四年。之後,他又被調升至人力資源部任副經理,為期三年。接,他再被調升至風險監控及品質管理部。當了三年經理後,他被擢升為供應鏈管理部的高級經理;四年後,甲被調升至現在市務部主管的崗位。
經驗累積成關鍵
轉工太頻密,絕無益處,反會自討苦吃。試問哪有大機構會聘用一位只有三年市務工作經驗的人士去擔任市務部主管呢?甲的工作經驗太「多元化」了。
誠然,最適合甲晉升的工作崗位,定是他所任職機構或其直接競爭對手的CEO 職位。假如市場上沒有這類型的空缺,甲可說是前無進路。
要避免陷入今天的尷尬境地,甲其實應早在十年前,當他薪酬還不是太高,工作經驗尚未算太雜亂時,便要擇好木而棲,且在單一領域上深化其工作經驗,從而增強自己的市場價值。